世界观察:云南蒙自:全民健身助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04 11:08:37 来源:人民网
越野摩托车挑战赛。杨楠摄

晨光照耀,蒙自南湖畔,晨跑的脚步开启新的律动;森林公园,晨练的人们舒展身姿;校园里,民族课间操绽放活力;华灯初上,音乐四起,广场上,广场舞、健身操拉开序幕……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期体育工作实际,将全民健身作为重点工作,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紧盯体育产业政策落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全市体育事业迸发勃勃生机。


(相关资料图)

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蒙自市依托“活力蒙自”系列活动,利用全民健身日和节庆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体育活动23个项目127场次,通过“政府引导、社会主办、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体育运动资源,成功举办了越野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国际马拉松等群众体育赛事,成功举办3届国际马拉松比赛,先后获评中国田径协会“特色文化赛事”“民族民俗赛事”“金牌赛事”,带动群众参与运动和体育消费,为全市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昱呈介绍,蒙自市积极组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有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积极衔接文旅部门,将体育健身与休闲度假、历史寻踪、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推动体育产业多渠道、多层面快速健康发展。

“阳光体育”让校园充满阳光

蒙自市成立了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积极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多措并举促使学校“以体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学校体育场面积共有72.37万平方米,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完成全覆盖,现有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20所。

2020年以来,蒙自市组织体育教师培训450余人次,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校园体育舞蹈大课间比赛,中小学校园啦啦操锦标赛、体育节运动会320余场次。2022—2023年全国少儿啦啦操精英赛(蒙自站)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好的竞赛成绩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和训练。蒙自市在日常训练和赛前集训中,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队员,全面掌握参赛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薄弱环节,加大训练管理力度,全力备战。组织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田径等项目的集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建立了全市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库,确保参赛备战运动员底数清、情况明。

“武术操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怀,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一项运动。”谈起武术操,惠民小学学生黄希言语间充满活力。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如今的蒙自,无论是在城市小区,还是乡村广场,健身锻炼区域随处可见,市民出门便能就近锻炼。蒙自市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体育+旅游”“体育+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康养”的融合发展道路,按照“滇南中心城市”未来百万人口的发展规划,推进体育产业规范化建设,打造体育龙头产业带动社区“15分钟运动圈”的全民健身体育公益事业。

蒙自辖区内现有体育场地1121个,城区晨(晚)练习点96个,占地总面积112.6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1平方米,实现了行政村(社区)体育场地全覆盖。

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

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过程中,蒙自市通过文化交流、特色活动、节日庆典、教育实践等方式,有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群众。

“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彰显蒙自‘活力之城’的精神面貌,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让全民共享健身硕果,实现体育强国梦。”谈起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意义,蒙自市教育体育局体育科科长丁雯说道。

“活力蒙自”之活力彰显,使体育运动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活力四射:蒙自各校点创编并推广霸王鞭、传统武术、苗族竹竿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课间健身操,既传承了地方民族文化,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花山节、火把节、端午节等民族节庆和节假日,赛龙舟、舞龙舞狮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赛事活动亮彩纷呈。

未来的蒙自,体育设施将持续完善;“终身体育”教育让广大市民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尚;以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碧色寨红土网球场为契机开展国际赛事及系列活动,国家级体育文旅品牌项目不断得到提升。

“活力之城”蒙自,正盎然绽放出新时代和谐城市的灵动生机和靓丽光彩。(陈文刚、张艳娥、佴斌、杨楠、杨文娟)

来源: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标签: